踝关节扭伤,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崴脚,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严重的扭伤会导致踝关节韧带的损伤,其中外侧韧带的损伤最为常见。
约30%的运动损伤涉及踝关节,而外侧损伤占所有踝关节损伤的85%。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好发于15~35岁年轻人,发病率为2-3/人/年,距腓前韧带损伤最常见。本文聚焦距腓前韧带损伤的治疗,旨在扩展大众,特别是年轻人对这种损伤的认知。
(一)距腓前韧带的位置在哪?它的功能是什么?
距腓前韧带位于踝关节的前外侧,起于外踝的前缘,向前内侧下方走行,止于距骨颈的外侧缘,外观呈现平行四边形,对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当该韧带断裂时,会造成踝关节的不稳定,走路时易扭伤,常伴有踝部的不稳定感,特别是在不平的路面行走和运动的时候。
距腓前韧带的解剖位置,起自外踝,止于距骨的外侧。
距腓前韧带的解剖位置的局部放大图,绿色部分为距腓前韧带。
踝关节扭伤导致距腓前韧带损伤的机制
(二)距腓前韧带损伤都有哪些表现?
?踝关节扭伤时外侧常有撕裂感;
?伤后出现肿胀和疼痛,负重行走困难;
?韧带区域压痛;
?踝关节屈、伸及内、外翻活动受限;
?前抽屉试验(+),关节前外侧可出现抽吸体征(医生检查)。
(三)距腓前韧带损伤后立即采取哪些措施?
通用的原则是PRICE(英文“价格”的意思)原则
?P即Protection,即保护受伤部位,防止再次受到伤害;
?R即Rest,休息制动;
?I即Ice,局部冰敷;
?C即Compression,加压包扎;
?E即Elevation,抬高患肢,减轻肿胀。
急性踝扭伤的PRICE原则(四)距腓前韧带损伤的影像学改变有哪些?
目前,核磁共振检查是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方法,可以确定距腓前韧带损伤的程度,包括部分断裂、完全断裂以及韧带松弛。
左图为正常距腓前韧带(箭头所示),右图为距腓前韧带断裂(虚线箭头所示)。(五)非手术治疗有哪些?
?石膏固定;
?支具固定;
?充气支具固定。
(六)不建议采用的非手术治疗有哪些?
?超声波治疗效果不确切;
?不推荐关节内或韧带内注释可的松或酶剂;
?高压氧治疗没有确切价值;
?油剂或霜剂外敷无效。
(七)距腓前韧带损伤的分级
美国医学会根据韧带损伤的程度分为3级。
?Ⅰ级:韧带过度拉伸
?Ⅱ级:部分韧带撕裂
?Ⅲ级:韧带完全撕裂
(八)哪些距腓前韧带损伤的患者需要手术?
通过临床查体明确踝关节的稳定性,稳定的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对于不稳定的患者,目前手术适应证尚有争议。以前的观点认为,仅需对运动员进行手术治疗,而对于非运动员以及老年患者不采取手术治疗。
随着对踝关节韧带损伤认识的深入以及微创技术的发展,目前对距腓前韧带损伤的踝关节不稳的患者建议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