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结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选妃时光绪的女人如意 [复制链接]

1#

光绪(穆麟德:badaranggadoro,太清:badaranggadoro;西里尔字母:Бадаргуулттр)为清代皇帝年号,前后三十四年。起止时间为公元年至年。帝王为清德宗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出生于同治十年(年)6月28日,于光绪三十四年(年)11月14日暴崩,享年38岁。同治、光绪两朝,常被合称为“同光”,如同光体、同光中兴。

据清史记载,选妃的时间是年的十月初五。那一天的情形是这样的,经过秋天的海选,最终有五人赢得了站在皇帝对面的机会,叶赫那拉氏,礼部左侍郎的两个女儿,和江西巡抚德馨家的两个女儿。这一天,皇帝起的特别早,脸上露出少有的笑容。然而当他开始打量五位候选人时,大惊失色。站在第一位的女子无比的熟悉,他就是自己的表姐,叶赫那拉·静芬,也就是慈禧太后的亲侄女。

这位表姐当时已经21岁了,比光绪还大三岁。光绪突然明白了,慈禧为什么会同意自己结婚因为她早就安排好了,她要让自己的侄女成为皇后,把持后宫,增强她的家族对整个皇宫的控制。这一刻光绪非常愤怒,不甘心再次被慈禧摆布。他拿起了如意,走向自己真正中意的女孩儿。这个时候慈禧太后一看,她必须要出面,所以她大喊了一声,皇帝。这声断喝,光绪太熟悉了,这个声音,似乎把生性懦弱的他拉回了现实中。他明白这个声音意味着,他,别无选择。

在婚后,光绪对隆裕皇后的对待,基本上是让她守了活寡,而是对珍妃情有独钟。而对这两人的感情在慈禧看来,并非只是两情相悦那么简单,而是合起伙来反抗,图谋不轨。慈禧与珍妃的矛盾其实是来源于光绪对慈禧的反抗,而让慈禧无法想到的是,在年爆发的一场战争,则间接将这种反抗推向了极点。

这场战争就是甲午中日战争,大清国惨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极大地刺痛了光绪,大清向来是开疆扩土,怎能在自己手中毁于一旦,得知签订《马关条约》的当晚,他将自己锁在书房里,将所学的传统治国经书付之一炬。不久之后,光绪开始接触了英语,立志要像西方学习,除弊革新,挽救大清。

年4月23日,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揭开了变法自强的序幕。据记载,在百日维新中,光绪颁布了多达道谕旨,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各个方面。现如今看来,其中的很多措施难免操之过急,缺乏可实施性,但被操控多年的光绪,急于向世人,特别是慈禧证明自己。变法伊始,一向因循守旧的慈禧竟然对如此凶猛的变革势头采取默许甚至是赞成的态度,这让光绪自己都没有想到。

此时的慈禧在颐和园表面上颐养天年,实际上控制着朝廷的军政大局。就在光绪如火如荼的开始变法之际,在一旁静观其变的她,已经开始了暗箱操作。在推行变法之前,光绪从未在大事上做过主,慈禧之所以没有阻止光绪,是因为她已意识到大清的风雨飘摇,确乎需要新的措施来挽救。面面对列强环伺的局面,与其逆势而动,不如顺水推舟,把光绪放在政治动荡的前台,自己以退为进,但是慈禧的退,绝不可能是全身而退,她依旧要保持对光绪这个傀儡的绝对控制,而变法刚刚开始的第四天,慈禧就拿掉了光绪最信赖的智囊帝师翁同龢,而其被罢免的原因竟是“喜怒见于辞色”。

据《清德宗实录》记载,光绪每天都到颐和园给慈禧请安,除了礼节性的寒暄和汇报之外,两人再无其他交流,甚至没有过一次争吵。正是这种冷暴力,使二人无法走进彼此,也从未试图理解过对方,而正是这种不理解,导致了大清历史的改变。

年7月28日这天早上,光绪照旧到颐和园给慈禧请安,但是这一天,慈禧没有答话,一言未发。很快,戊戌政变爆发,9月28日,慈禧下诏,将“戊戌六君子”斩首示众,通缉康有为与梁启超,罢免维新派官员,除保留京师大学堂外,戊戌变法的新政全部被废除。

这一天,慈禧冲入大殿,让光绪帝跪于案旁,并置竹杖于座前,厉声斥责,把变乱祖法、离经叛道、亡国败家等等的罪名都加到了皇帝的身上,她把从皇帝寝宫、书房、还有康有为的住所抄出来的那些奏折文稿全部摔在皇帝面前,逐条询问,逼迫皇帝认罪,与此同时上谕,昭示天下,皇帝生病已四月有余,太医已是久治无效。戊戌政变之后,慈禧将光绪帝幽禁在中南海瀛台。光绪除了陪伴慈禧,临朝理政之外,并没与其他作为的记载,事实上,此时光绪的政治生命已经算是结束了。

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慈禧仓皇逃窜。据记载,在逃跑之前,光绪向慈禧表示留在北京,“亲往东交民巷,与各国使臣面谈,以求议和”。然而,谙熟权术的慈禧,即使在国难当头,也不愿给光绪留下任何东山再起的机会,她拒绝了光绪的请求,并赐死了珍妃,这给光绪带来极大的打击。此时光绪虽然之有30岁,正如壮年,却已是形如枯槁,万念俱灰。

光绪在瀛台被整整幽禁了10年,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忍受着巨大的折磨。据清宫脉案记载,光绪同时患有神经官能症、关节炎、骨结核、肺结核。这很大程度上是由精神所致,进宫之后,缺乏关爱;变法失败,政治失意;珍妃死后,意冷心灰,到现如今的孤立无助,坐以待毙。光绪34年,他的病情急转直下,年仅38岁便早早离世。年11月14日,光绪驾崩后的20个小时之后,慈禧逝。有人说,慈禧在与光绪的明争暗斗中也只为自己赢得了20个小时而已,可是对于嗜权如命的慈禧来说,这20个小时已经足矣。一生富贵却无半日荣华,一代君主却无半壁江山,这对母子的恩怨画上了句号。

作为在甲午中日战后兴起的变法维新运动高潮——“百日维新”,是从光绪皇帝发布的《明定国是》上谕开始的,这已为众所公认。从而可以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和领导的变法维新运动,从宣传组织和发动到进入实际推行阶段,又是通过光绪皇帝实现的

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