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结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崴脚风险警示家长需了解的踝关节损伤知 [复制链接]

1#

这几天,医院接诊了数名崴脚的孩子,其中一位更是因多次崴脚而形成了习惯性崴脚的状况。崴脚,在儿童中颇为常见,占据了运动损伤的近半壁江山。不少家长误以为崴脚只是小伤,只需稍作揉捏与敷药便可痊愈。然而,孩子崴脚的问题远比这复杂,家长们对此应有所了解,以免轻视而酿成大患。

踝关节扭伤,在医学上简称为崴脚,是孩子们常见的运动损伤。由于孩子们天性活泼好动,又缺乏足够的热身意识,加之他们的关节结构尚未稳固,因此在参与各种运动时极易发生脚踝扭伤。一旦扭伤,受伤部位会立即感受到疼痛与肿胀,并伴随皮肤淤斑的出现。严重时,疼痛与肿胀甚至可能让孩子无法活动,且活动时疼痛感会加剧。

有研究显示,踝关节扭伤后,约有40%的人会再次遭遇扭伤,这主要归因于踝关节稳定性的降低。此外,扭伤还可能导致踝关节周边的软组织发生以下变化:一是关节周边的韧带可能松弛,影响关节的稳定性;二是关节周边的肌肉和韧带的本体感觉可能会降低,进而增加再次扭伤的风险。若踝关节扭伤后未能得到彻底治疗与康复,便可能面临关节稳定性进一步下降、反复扭伤的风险,即所谓的“习惯性崴脚”。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状况甚至可能导致足内外翻畸形等严重后果。

疼痛加剧

在儿童时期,关节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它为成年后的脚部稳定奠定了基础。若踝关节在此阶段遭受损伤,未能得到妥善治疗,便可能导致习惯性的踝关节不稳,进而对成年后的脚部稳定造成长期影响。

鞋穿不当,孩子易扭伤

孩子的骨骼正处于发育阶段,选鞋不当不仅会带来穿着不适,还可能对脚部发育和走路姿态造成不良影响。鞋底过厚、后跟过软的鞋子无法提供足够的脚踝保护,同时会削弱孩子对脚踝关节的控制能力,增加踝关节及韧带损伤的风险。鉴于孩子们活泼好动,经常进行跑跳活动,家长在为孩子选购鞋子时,应优先考虑具有减震功能的选项。这些鞋子能够通过增强足中部和后部的稳定性来减轻足底压力,从而降低运动损伤的可能性。一双合适的鞋子,不仅有助于孩子的骨骼和关节健康成长,更是他们安全童年的必要保障。

“崴脚”后的处理措施

立即制动:一旦发生“崴脚”,应立即停止踝关节的活动,并尽可能进行休息,以避免进一步加重损伤。及时冰敷:可用冰矿泉水或冰块包裹在手绢中,对扭伤处进行冷敷。这样能减少局部肿胀和疼痛,为脚踝关节的恢复创造良好条件。适当压迫:使用弹力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适当的压迫,有助于减少肿胀和局部出血。同时,弹力绷带还能增强脚踝关节的稳定性。抬高患肢:在休息时,将患肢抬高至高于心脏的水平,这样能促进静脉回流,进而减轻患肢的肿胀。

如何预防“崴脚”

充分热身:在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和动态拉伸,以增强关节和肌肉的灵活性。穿着合适的鞋子:选择合脚、稳固且具有良好支撑的鞋子,并确保鞋带系紧,以提供必要的稳定性。合理安排运动量:避免过度运动或长时间连续运动,以减少疲劳性损伤的风险。加强踝关节周边肌肉的锻炼:通过特定的练习来增强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和稳定性。使用保护措施:对于容易发生“崴脚”的人,可以在运动时佩戴贴扎或使用护具等辅助工具来保护踝关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