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作为一个人群聚集的特殊场所,学生们学习压力大、体育锻炼少、作息不规律,极易发生结核病。一旦在学校发生传染性肺结核,很容易造成传播,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肺结核的科学防治知识,就不必恐慌,现在就和大家聊聊“结核病”的防治小知识。
结核病是什么?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常见的慢性传染病。除了头发和指甲外,身体任何其他部位,如淋巴结、骨骼、关节、皮肤等都可以被结核分枝杆菌侵犯,但最常侵犯的部位是肺部,称为肺结核。
肺结核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仅会影响人体健康,而且影响生活、工作,甚至危及生命;同时,还有可能传染给身边的人。所以,一旦患有结核病,一定要早治疗。
怎样发现自己得了肺结核?
肺结核是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超过2周,咯血或痰中带血;另外还有胸痛、呼吸困难症状,同时可能还会出现疲乏、食欲减退、午后低热、夜间出汗、体重减轻等。当有同学咳嗽、咳痰大于两周症状不缓解,使用一般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时,就要高度怀疑是否患上了肺结核病,医院就诊。
如何预防感染结核病
如何防止传染给其他人?
肺结核病人使劲咳嗽、咳痰、打喷嚏,或者大声说话的时候,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这些飞沫被周围人群吸入将会造成感染。
传染期肺结核患者应该停工、休学,隔离治疗,独居一室,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尤其是封闭场所。
传染期的患者去公共场所时应主动佩戴口罩,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卫生习惯,用纸将痰包起来进行焚烧。病人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肘部掩住口鼻,避免直接面对他人,减少结核菌的传播。
如何避免被传染?
如果我们身边有结核病患者,应该如何避免被传染呢?
第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结核菌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我们在咳嗽打喷嚏时一定要注意咳嗽礼仪,要注意掩口鼻,不要随便吐痰。
第二,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场所,比如教室、集体宿舍等。
第三,当要进入较高危险场所时,医院、结核科门诊,建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第四,虽然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很多人都会感染结核菌,但被感染者一生发生结核病的几率为10%。发病与否与机体的免疫力密切相关,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做到饮食均衡,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保持愉悦的心情,增强自身免疫力;一旦患有影响免疫力的疾病,一定要定期筛查结核病。
“
学校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
肺结核是长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人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
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供稿/校宣传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