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结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华社石室教师李贤江的扶贫故事ldqu [复制链接]

1#
李贤江,成都石室中学数学教师。年当选为成都市优秀教师,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李贤江老师不仅是一位好老师,也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好人。他也身体力行帮扶来自贫困山区的孩子,其服务社会的优秀事迹近来被新华社所报道。

新华社成都年10月19日电(记者张海磊、唐文豪)“你的‘棒棒’呢?”看着眼前端端正正站着的巫洛波,李贤江还有些不习惯,医院分别以来的第一句话。

“扔了!”巫洛波一手拄着小拐杖,一手往外一挥,似乎是扔掉长竹杖,和过去的自己划清界限。他一步一步,慢慢走到李贤江跟前。

巫洛波(左)在练习独自行走,李贤江(右)在一旁鼓励(10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唐文豪摄

“站起来”对来自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箐口乡蕨箕村的巫洛波来说,是个做了10年的梦。小学时,骨关节结核导致他的左膝关节内部粘连僵硬,左腿逐渐萎缩,两条腿相差十多厘米。因为家境贫困他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从此,不得不靠一根长竹杖走路。

年,成都市石室中学的李贤江老师通过正在凉山扶贫的朋友了解到巫洛波的事情。同样出身大山深处的他深知,走出大山对贫困地区孩子意味着命运的改变。李贤江像兄长一样鼓励正读高三的巫洛波,经常询问他的学习和近况。最终,巫洛波被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录取。

李贤江查看巫洛波的义肢(10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唐文豪摄

“手是黑的,脸也是黑的。”李贤江想起他和巫洛波第一次在成都见面的情景。核桃是雷波县的土特产之一,品质优良却苦于销路有限。为了赚取生活费,巫洛波帮着村里通过朋友圈售卖核桃,他的手常常沾上核桃皮的色素,因不容易清除而变黑。

李贤江也曾加入帮巫洛波卖核桃的队伍中来。他在朋友圈吆喝,也常常自己开车把核桃给买的人送货上门。

“这么大的城市,何时才有我的立足之地。”这是巫洛波刚到成都上大学时的感想。他对大山外的生活满怀渴望,但行走依然离不开一根竹棍。大学期间,宿舍到教学楼虽然仅有短短2公里,但他要每天比别人早出门20分钟,大冬天常常走出一身汗。

今年9月11日,李贤江和巫洛波刚把村里新运来的核桃卖完,两人一起吃饭聊天。“你已经大二了,马上面临实习、找工作了。”李贤江突然意识到,靠竹棍行走不是长久之策。巫洛波不吭声,埋头吃饭。其实,医院咨询过,但将近五六万元的花费对他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李贤江(右)帮助巫洛波练习走路(10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唐文豪摄

“去医院看看,但在物质、精神上你不要有心理包袱。”分别时,李贤江再次提议。巫洛波渴望正常行走的愿望再次被激发,吃完饭,他医院。

“医生怎么说?”第二天中午李贤江问。巫洛波把医生建议截肢并戴义肢以及大概的医疗费用告诉他。李贤江马上给巫洛波转了2万块钱。第一次收到“巨款”的巫洛波看着手机愣了好久,回复的话写了删,删了写,最终也没发出去。

随后,李贤江又帮巫洛波医院。在院长雒*平的办公室,李贤江也是第一次见到巫洛波萎缩的左腿。

9月21日手术那天,雒*平院长亲自主刀。李贤江买医院,迎接巫洛波的“新生”。巫洛波住院期间,李贤江隔三岔五托人送去炖鸡炖鱼,巫洛波在朋友圈里说“李老师又送炖鸡来了,感动。一天一只鸡,好得快。”不到一个月,巫洛波出院了。

李贤医院照顾刚做完手术的巫洛波(9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唐文豪摄

“本以为当老师的会很严厉,但我总觉得他像个大哥。”他对李贤江如此评价。

除了吃饭睡觉,巫洛波大部分时间都在做复健。练习了六天以后,他可以戴着义肢拄着拐杖慢慢走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梦想,从未想过这一天真的实现了。”10月15日,巫洛波写下这些话。

“走,我想和你一起走一走。”巫洛波拍了拍“大哥”李贤江的肩膀,这一天他终于等到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