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扭伤(崴脚)可以说是最高发的运动损伤了,要知道有些人为什么崴脚容易发生,这样才能更好的在日常生活运动中,有防范意识。
哪部分人容易崴脚
从踝关节的结构特点看(爱穿高跟鞋的人)
高跟鞋崴脚例子
踝关节关前面宽后面窄、外踝较内踝细长低下、外侧韧带较内侧韧带薄弱,所以当踝关节处于跖屈内翻(脚尖向下并向内,比如穿高跟鞋、下台阶、跳跃落地等)的姿势时就很不稳定,容易出现损伤。
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弱的人
脚踝周围的肌肉附着对于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也至关重要,如果你的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比较弱,那么在不稳定的情况下,崴脚受伤的风险就会更高。
本体感觉差的人
有些小伙伴本身的本体感觉就会差些,或者由于之前扭伤损伤了这些韧带、肌腱,存在其中的本体感受器们受损,它们就不能再有效并及时的与大脑取得联系。这时候就会出现脚踝失控。
运动模式不按常理来的人
走路时喜欢踮着脚、侧向动作的时候习惯脚尖点地、跳投落地的时候习惯单腿脚尖落地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和发力方式,使接触面变小,对于脚踝的要求更高,稍不注意,崴脚随之而来。
崴脚后正确处理
首先,崴脚后不管轻重程度如何,都应该马上停止运动。损伤急性期(48小时内)可遵循RICE原则。有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促进损伤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崴脚后立即肿胀疼痛明显且无法自由活动,很可能韧带损伤严重,甚至可能有关节脱位或者骨折的风险。或者是自己做了急性期的处理,症状没有减轻反倒加重了,这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