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结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骶髂关节功能障碍与长短腿的评估 [复制链接]

1#

长短腿是我们非常常见的一种体态。由于人类两足站立的特性,决定了两腿长度的差异一定需要其它结构进行代偿。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身体会表现出各种代偿机制,比如:足弓的改变(足弓高或足弓低)、膝关节内翻(O形腿)或外翻(X形腿)、下肢肌肉不平衡(比较常见的是髋关节内收和外展肌肉群的失衡)、骶髂关节功能错位,耻骨联合错位、脊柱侧弯、高低肩、臀肌抑制(可查看近期文章)等等。

最终引发整个身体力线失衡,导致各种体态代偿和难以治愈的疼痛,甚至是下肢的应力性骨折。如果有腰骶部疼痛,不要忽略骶髂关节的评估治疗。

(注:这些因素是互为因果,显得错综复杂,我们会有后续文章帮大家捋一下其中的脉络)

(一)长短腿的因素类型:

(1)结构性长短腿:是因为骨骼系统不对称导致。可能有以下原因导致。

1)先天因素:如骨盆左右大小不对称(也就是大小骨盆,可能会有一边臀大一边臀小),大腿股骨和小腿胫骨长度不等。

2)外伤和疾病等原因导致。有意思的是有研究发现,儿童骨折后会造成骨折一侧的肢体生长更快,最终引发长短腿。

(2)功能性长短腿:骨骼系统是对称的,但是由于足踝、膝关节、骶髂关节功能障碍、肌肉不平衡、核心稳定性不够等导致的生物力学改变,引发的长短腿。

(3)特发性长短腿:一切不明原因的长短腿都可以纳入这一类。

(二)长短腿的评估: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初步筛查:会员自然站立,在其骨盆的前面或后面触诊骨盆上边缘(也就是髂嵴)的最高点,比较是否等高,如果存在不等高现象,则会员可能存在长短腿,需要继续进行以下评估,进一步明确。

(2)区分结构性长短腿和功能性长短腿:基于初筛时骨盆左右不等高的结果继续进行此部分评估。

让会员放松仰卧于地面,测量骨盆的髂前上棘(骨盆前下方最突出的骨性标志)与内踝之间的距离。

1)如果测量数据相同,则下肢长度相等。

那么在初筛时发现的骨盆不等高更多是肌肉原因导致的骨盆侧移。(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