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年过八旬的耄耋老人,他是从医70载的大爱仁医,他数十次奔赴地震、泥石流等救灾一线,他是为家乡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带头人……他,是吴殿华。3月5日,他因病去世,享年84岁。
1
割皮取骨彰显大爱仁医
年8月,吴殿华出生在衡水故城县,中共党员。年,十几岁的吴殿华被分配到刚刚组建的冀县(今冀州区)医院从事外科医学。为了提高诊疗水平,他废寝忘食地学习、悉心研究每一个病例,先后取得12项科研成果,创下了40项国内外医疗先进技术。
如果说精湛的医术是一个医生的“本分”,那高尚的医德则是医生的“灵魂”。年,医院接收了被铡草机卷掉右手的患者刘孟恋,吴殿华亲自担任手术医生,为保住伤者的手臂,需要进行植皮手术。可当时的条件下,大家根本不知道植皮是怎么回事,情况紧急,吴殿华割下自己大腿的8块皮肤为刘孟恋做了移植。
年,为了救治腰椎及膝关节结核的患者孔秀玲,吴殿华又从自己的髋骨上取下5块骨头移植给病人。“如果要治愈她,唯一的办法就是施行植骨固定手术,可是取谁的骨呢?谁又愿意把自己的骨头奉献出来呢?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治好我的病人。”这种骨移植手术在当时并没有先例,吴殿华只能亲自上阵,先是自己给自己取骨,缝合,紧接着再忍着伤口的疼痛给患者手术。整个过程五六个小时,当给患者做完手术后,吴殿华一下子晕倒在手术台上。
如今50多年过去了,说起这些往事,吴殿华轻描淡写,“植皮”“移骨”仿佛都是别人的事。“敢担当,不放弃,是对患者最大的承诺,也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吴殿华始终践行着自己最初的诺言,完成了医学界一个又一个奇迹。上世纪70年代,他成功为病人摘除巨大卵巢肿瘤;80年代,他实施的“对称性胸腹联体儿分离手术”,创下了双婴同时存活全国第一例的纪录;90年代,医院开展了心脏手术,医院向高新技术进军的先河。
2
抗震救灾被誉“专业户”
除了是冀州最有名的外科大夫,吴殿华还有一个外号——抗震救灾专业户。从年的邢台地震,到年唐山地震、再到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甘肃泥石流、天津大爆炸……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吴殿华的身影。
年,邢台发生7.2级地震,当时已经是医院院长的吴殿华接到上级指示,要派出医疗队救援,那是他第一次亲身感受“地震”。虽然之前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但赶到现场,吴殿华还是惊呆了:“房子都垮了,到处都是伤员,带的止血、消炎等药品根本不够用。”
有了这次经验,10年后的唐山地震,远在衡水的吴殿华半夜就感觉到了房屋的震动,敏感的神经一下子紧绷起来,天一亮,他便开始打听是不是地震了,哪儿地震了。那时通信并不发达,医院仅有的一部电话,最后得知,可能在唐山附近发生了地震。“我有救灾经验,我必须得去啊。”几个小时后,由七八个人组成的临时医疗队奔赴灾区,他们也成为唐山大地震后最早抵达灾区的救援队。
吴殿华在抗震救灾中。(资料图片)
虽然经历了邢台的地震,可来到唐山,吴殿华还是被“震惊”了,“太惨了,路都翘起来了,很多楼整个塌了,一个人也没活……”多年后回忆起当时的场景,80多岁的吴老泪眼婆娑,而更让他难忘的是伤员看到他时“求救的目光”。
顾不了想太多,吴殿华就地开始救治伤员。三天三夜,他几乎没有合眼也没有吃东西,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下,渴了喝口水,“根本想不了那么多,也没那个时间,就想着能救一个人是一个人。”
两个月的救援让吴殿华深刻地体会到,灾难时刻,最需要的就是医生,于是在32年后的年,当从电视上看到汶川地震的消息后,吴殿华又坐不住了,此时的他已经73岁,不顾孩子的劝阻,他和同是医生的老伴带了几位医生和护士,找来两个司机,开着救护车,花了20个小时来到四川。
虽然当时前去救援的医生不少,但大都没有经验,吴殿华还记得,当他看到一个医生四处寻找专业的半月形夹板,细致地为一个骨折的伤员完成固定时,他“一下子就急了”,“外面三五分钟就拉来一车伤员,照你这样固定下去,一个月都做不完。”吴殿华说,最后,他领着大家把废墟里的桌椅、窗户和椽子都拿来锯成木条,当做帮伤员固定的临时夹板,包扎的速度才快了起来。在灾区的20天里,吴殿华先后转战德阳、绵竹、什邡、北川等重灾区,会诊筛查危重伤员多人,救治名。
之后的10年里,从青海玉树到四川雅安,从保定涞水到云南鲁甸,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到九寨沟……只要有灾难的地方,都能看到吴殿华忙碌的身影,“我永远都是人民的医生。不管面临什么困难,只要病人需要,我都义无反顾地去做,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
3
医养结合临终挂念病患
年,吴医院院长的岗位离休后,贷款医院。创建之初,他就立下规矩,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贫困户和下岗职工看病实行特殊优惠,住院费减免20%。十余年来,吴殿华先后为困难病人减免检查治疗费用50多万元。年,医院后面建了一个老年公寓。这样,那些因为子女工作忙、经济困难的、重症瘫痪的都可以得到方便的照顾。他说,以医院作为依托办老年公寓,老人们既能养老也能就医,这是为老年人办了一件好事。
吴殿华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受到广泛赞誉,他曾13次被评为全国和省劳动模范,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并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感动河北十大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称号,曾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吴殿华的儿子说,父亲走得很安详,只是他临终医院,他的病人,他救死扶伤的事业。他说人的一生太短暂了,有好多事情没来得及做,他还医院,医院,一边是门诊楼,一边是养老院,他想让更多的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吴老是我们的老院长,这么多年身体力行,将医者仁心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医术、医德都深深影响着我们,医院的一面旗帜,是我们永远的骄傲。”医院院长李兆辉说。
文/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