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科技日报记者雍黎
穿高跟鞋没有踩稳,打篮球跳跃落地,跑步踩到石头……都可以可能造成踝关节扭伤,也是人们俗称的“崴脚”。崴脚很常见,不过人们往往不重视,殊不知如果处置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约有30%以上的病例会进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即习惯性崴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5月29日是“全球爱足日”,医院关节外科中心的专家们解答了崴脚的情况,并绘制了一张“五步图”帮助大家轻松应对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分情况五步帮助你恢复
“足部健康是人类站立和运动的根基,不过日常崴脚等伤害却并不受人重视。”医院关节外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球约有1/4的人群正在遭受足踝疾病带来的不同程度的痛苦。
踝关节是足部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病率占整个足部疾病的60%以上。据统计,踝关节扭伤占所有运动损伤的40%以上,又以足跖屈内翻位扭伤为主,这样容易损伤踝关节外侧韧带,约占80%。1/4的伤者在1周内不能正常工作和学习。
崴脚后如何处置?这需要分情况。
踝关节以跳起落地、下楼踩空、穿高跟鞋等踝关节稳定性下降时扭伤最为多见。通常的症状有疼痛、活动受限,进而出现关节肿胀、皮下淤血。简单的说,踝关节急性扭伤后如果还能负重行走,可采用POLICEMM的原则处理,即保护-合理负荷-冰敷-加压-抬高-药物-理疗;若负重行走困难或是受伤72小时后症状无减轻,则需及时就医接受检查并给予踝关节支具/石膏固定。
该中心参考年《英国运动医学杂志》(BJSM)在线一文“PRICEneedsupdating,shouldwecallthePOLICE?”中提及的POLICE原则+MM(药物/理疗)绘制了一张“五步图”助您轻松应对踝关节扭伤。
为何用POLICE原则+MM(药物/理疗),而不是过去的“RICE”或“PRICE”原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区别就是用合理负荷(OL)来替代休息(R)。运动损伤需要在合理的负荷中促进康复,首先沃尔夫定律(Wollf’sLaw)表示骨骼需要适度的应力负荷来增强骨质,再者合理的负载能减少肌肉力量的丢失,为人恢复功能、重返运动提供先决条件。
习惯性“崴脚”这样运动来治疗
据统计,每天一万人中就有一例踝关节扭伤病例。因为休息一段时间后疼痛、肿胀大多会自行消退,往往不受重视,不少患者认为不痛了就是康复了,殊不知急性踝关节扭伤若处置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约有30%以上的病例会进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
慢性踝关节不稳是由于踝关节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结构性或功能性的损伤,致使踝关节不稳定,并以反复扭伤脚踝为临床表现,就是俗称的习惯性“崴脚”。
患者往往陷入了扭伤-不稳-运动-再扭伤的恶性循环。如果形成了习惯性“崴脚”,可以治好吗?该负责人表示说,合理的运动可以提高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及下肢的平衡能力,通过对肌肉即动力装置的增强来弥补关节的不稳。因此,运动疗法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首选治疗方式。
需要患者注意的是,影响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因素分机械性不稳和功能性不稳两类,两者可独立存在,亦可协同作用。
机械性不稳包括踝关节韧带松弛、关节周围结构受损,对于这部分既成事实的损伤,除了外科手术,其他治疗大多也无济于事。但是针对功能性不稳可以通过对踝关节神经肌肉的调控来提高其稳定性,包括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增强、肌肉反应时间的提升、本体感觉的恢复以及姿势的协调、平衡等。对此,该中心依据运动处方的FITT-VP原则制定出了慢性踝关节不稳的运动处方,请收藏。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张琦琪(实习)
审核:管晶晶
终审:冷文生